News

后疫情时代塑造中国品牌的那些因素(下篇)

02 September, 2021 Share socially


文化的理解

面对来自被全球化影响、信息获取充足的主力消费群体的挑剔,尤其是对品牌的反馈直言不讳的Z世代群体,中国品牌已经学会了倾听客户的心声迭代他们的产品、服务、甚至品牌理念以响应他们接收到的反馈。

NEIWAI(内外),一个领先的中国女性内衣本土品牌,通过模特独特的身体传递丰富的品牌信息,积极响应了有力量的Z世代人群的新的关注点。通过分析这一人群的特征,根据他们的建议设计产品,NEIWAI已从初创企业迅速成长为民族品牌,通过其面向全球的线上旗舰店以及在美国开设线下店,开始了国际化布局的脚步。


后疫情时代塑造中国品牌的那些因素(下篇)


主动应对

中国品牌以 “竭尽所能”的姿态应对危机。当疫情来临的时候,没有过往类似经验的品牌能迅速学会如何通过生态系统中的众多消费平台与消费者保持互动-无论是与品牌高管一起做的直播营销,还是把店员转为数字化销售人员,抑或是让店员参与组织团购活动,成功的品牌管理者是灵活的、创新的,而不是采用固定陈旧的思维模式。例如,格力空调(Gree)董事长董明珠在今年“智惠618·健康生活家”主题活动中直播带货,创下销售额突破100亿元的销售记录。

后疫情时代塑造中国品牌的那些因素(下篇)

值得注意的是,不少依赖于主流电商公域流量的品牌,已开始将与客户的互动推向自己的私域网络,显示出他们提供独特体验的意愿。

中国品牌重视非常规思维、普适文化和工作场所的活力,这一点在我们《2020年未来品牌指数排行榜》中也被重点提及过。该指数是对世界百强品牌的全球品牌认知度研究,报告显示,中国的消费品品牌在这些领域表现尤其好,比如全球最大的酒商贵州茅台(Kweichow Moutai),在榜单上排名第五。

高远的品牌意义

来自中国对抗疫情的关键品牌的经验表明,人们重视品牌和公司对人民群众利益的贡献,无论是对整个社会都有帮助(例如大型基础设施,使社会在封闭隔离期间仍能正常运转的物流服务,冲在一线的员工),还是以比较低调的个体方式将品牌常规服务扩展为服务到家。这导致本土品牌越来越受欢迎,尤其是对年轻一代消费者,本土品牌可以反映他们的价值观,响应他们的关注点。例如我们的客户京东、南航,以及其他互联网巨头阿里巴巴、腾讯,他们使用自己的技术、产品和服务为国人疫情期间工作、生活的稳定和快速恢复做出了巨大贡献,广受赞誉,获得了消费者更深的信赖。

通过运用以上原则,无论是出于本能还是模仿他人的做法,成功的中国品牌不仅生存了下来,而且获得了市场份额,而在之前,它们曾一度被认为不如西方品牌。这些外在闪现的亮点背后是中国企业家的价值观和管理哲学,而这些又深深扎根于中国独特的文化。中国文化赋予了中国品牌成功的强大力量,在服务了越多客户、深深理解了每个企业的价值观之后,这一点感受就越强烈。

那些国际品牌,无论是将中国市场视为关键的销售区域、测试场地还是灵感源泉,也无论他们的关注点在哪里,了解推动中国品牌成功的策略、价值体系和基本面,都将使其受益颇丰。